6月19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了202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共有56个家居行业品牌上榜,涉及建材、定制家居、陶瓷卫浴、家具、照明、智慧家庭、家纺、门窗、地板、板材等细分行业
【蓝科技观察】长期以来,OLED都被认为是韩国显示行业的“最后堡垒”。 2021年,在LCD领域的第一把交椅被中国夺走后,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国显示巨头始终致力于保持在下一代显示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上市公司2024年一季报已集结,家居建材行业前3个月,是在为复苏奠定“开门红”,还是依然在房地产阴影中艰难求生?继此前率先解读《13大行业、108家公司!上市家居企业2023年
文/杨剑勇 家电是历来竞争最残酷的行业,伴随中国品牌崛起和技术创新,昔日占据高端市场的日系品牌更是全面败退,取而代之的是美的集团、海尔智家与格力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赚取了行业大部分利润。美的集团年利
“由于受到市场原材料价格及制造成本持续攀升的影响,经公司研究决定,对相关这类的产品进行价格调整” 这个“五一”,就在各大定制
今天是上市公司2023年度业绩财报发布的最后截止日,家居新范式从长期跟踪研究的13大家居细分行业中,甄选了营收在3亿元以上的108家企业,看看“一百零八好汉”企业们的表现,都折
“用AI技术解放空调新形态”。 2024年3月14日,以「智能科技,创享生活」为主题的 2024 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2024)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作为全
3月16日,在中国热泵展上,以“场景时代 智见未来”为主题的科龙空气能全场景冷暖系统解决方案发布仪式圆满举行。科龙空气能携天氟地氟、天氟地水、天水地水三大解决方案及空气源热泵热风机、风冷模块冷水(热泵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尚处在IPO排队过程中的江苏常荣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荣电器)已收到北交所下发的第三轮审核问询函,公司继续推进上市进程。从监管层关注的角度看,常荣电器的双经销模式、依赖大客户、内控瑕疵等问题都为公司能否顺利上市埋下不小隐患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国智能锁行业明朗喜人的发展前途吸引了众多新品牌争先恐后的涌入市场。在全面立体化竞争的时代,行业密集呈现了不少产品的微创新,猫眼大屏、超高的性价比人脸识别锁、掌静脉、双摄等新品在2023年进行了集中发布
文/吴妍 编辑/罗卿 随市场的缓慢复苏,2023年全球家电市场销售额达到1.4万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9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4%。和别的行业相比,家电业泡沫不大,充满韧性,并能穿越周期
点击“预约”直播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的各项产业政策为智能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并推动了中国智能锁行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在行业兴起阶段,正逢智能家居的发展热潮,作为智能家居中的新势力,智能锁新蓝海已经形成
2023年家电行业的渠道碎片化进一步加剧,传统实体和电商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从消费环节上,建材渠道不断吸纳前置消费需求,在购买环节对用户形成截流;在消费形式上,新兴电商逐渐打破单一货架模式,以直播+货架多维度进军家电零售领域;从消费质量上,下沉市场经历了规模扩张期,进入到追求经营质量的新发展阶段
12月20日,全球闻名的日本企业——东芝,正式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结束了长达74年的上市企业历史。今天我们就从东芝退市开始聊起,聊一聊为什么日韩企业的家电业务会在中国市场大溃败?日韩家电在中国市场大溃败对于日本人来说,东芝这家企业的存在绝对是非常特别的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张楠 即便日前刚发布完新品,但对梦天家居(603216.SH)来说,今年以来的业绩压力显得颇大,尤其是净利润出现腰斩式下滑。而在核心盈利指标承压的同时,梦天家居的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却持续飙升,这不免也引发投资者质疑
来源:大V商业(ID:V-VIEWS) 作者:方文 编辑:肖骏 白电三巨头里,海尔的处境十分尴尬。 当我们从营收、市值和产品三个维度来看,海尔都让人觉得可惜。 海尔和美的的营收差距逐渐拉大。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对于家电行业来说,下半年通常是销售的旺季,这包括了双十一、双十二以及农历年前后。在刚过去的双十一期间,不少家电品牌纷纷发出捷报,解锁销量新高。而其中外界知名度较高的康佳Konka(简称,康佳股份/康佳,000016.SZ)却似乎显得有限落寞
进入四季度后,再回头看今年以来中国家电的走势与发展,可以清楚看到:今年前三季度家电厂商面临两大“利空”挤压,一是对于市场走势的盲目乐观,造成产品库存高企;二是对于消费需求的洞察乏力,造成产品均价走低
新风系统简单来说就是把室内被污染的空气排到室外,并同时把室外新鲜空气送到室内,是一个空气循环交换系统。通过空气的循环交换达到室内空气的纯净,保障人类的健康。 新风系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供新鲜空气
风口过后,一地鸡毛。 近两年以来,虽疫情风口逐渐过去,市场小家电的需求正在放缓,小家电企业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不仅其业绩出现了大幅度地下跌,其股价甚至会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潮汐商业评论/原创】 “这年头谁还看电视,家里电视近一年都没打开过了,我明天就打算把它二手卖掉。”想到已落灰许久的电视机,Andy打开了二手平台。 “要不是这几年孩子网课多,我是真没考虑换新电视,家里用了8年的老液晶电视还好好的呢
楼市新政后,楼市被激活,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大楼盘战斗力拉满,多家楼盘趁势推新,纷纷推出多重购房大礼包、特价房源、送车位、送物业费等营销活动疯狂吸客,多地楼市开启火爆模式,不少热盘都呈现出人气爆棚的景象,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
现代生活人们对健康饮品的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茶饮冻干粉、咖啡冻干粉以及其他固体饮料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步扩大。冻干粉咖啡的兴起,迅速笼络了一票咖啡爱好者的心。这货不但饮用方便,易于携带,居然还能用冷水冲泡。那么
文/乐居财经 付魁 经历了一年亏损后,蒙娜丽莎(002918.SZ)在今年上半年打了个“翻身仗”。
随着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优化系统作为一种有效提升空气清洁度的产品,被大范围的应用到各种场所,尤其是一些环境比较恶劣的场所空气品质优化技术通过保障房间气流组织,优化通风和温度、湿度系统采用多层次清洁产品, 降解室内甲醛、苯、氨、 TVOC等有害化学气体、消除PM2.5
《港湾商业观察》张峻浩 与部分经销商矛盾发生后,即将披露半年报的欧派家居(603833.SH),能否扭转业绩颓势? 01 一季度业绩下滑 在2023年披
电视市场复苏在即? 近日,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的全球电视市场报告,报告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的全球电视出货量预估将达到4663万台,同比增长2%,环比增长7.5%。
根据奥维云网(AVC)地产大数据显示,2023年1-4月精装修开盘楼盘项目个数341个,同比下降27.4%;精装套数22.09万套,同比下降37.8%。
随着新技术全面融入空间智能化,智能产品快速革新,智能家居正在实现智能产品的智慧互联,3.0模式正在开启……在此背景下,智能家居行业在我国正式步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通道。近期,世环会旗下“2023上海国际生态舒适
美的集团不仅在2022年关闭了很多小家电业务,而且还缺席了今年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2023),这让人不禁浮起疑问,美的真的逐步放弃to C,全面拥抱to B 业务?而在近日美的集团2022年度股东大会上,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和几位业务高管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一度备受长期资金市场看好,在这个赛道中,石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头科技,688169.SH)曾因千元的股票在市场上买卖的金额而被冠以“扫地茅”的美誉
虽然眼下距离618大促仍有一段时间,但天猫、美的等不少厂商的市场促销活动已经提前预热。同时,一批打算换新家电的消费者也在筹划,“是不是等到618大促下手”价格更合适? 宁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曾因“假洋牌”受到外界颇多争议的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慕思股份,001323.SZ)于近日公布了自己2022年度和2023年一季度的业绩公告
家装行业,是一个产业链长,流程环节复杂的行业。整体看来,家装流程包括前期设计、土建工程、水电工程、墙顶工程、木作工程、泥水工程、主材选购及配置、软装配饰、家电部品配置等流程环节。具体来看,通过家装公司实现的装修模式最重要的包含整装、全包、半包、清包四种形式
文:权衡财经iqhcj研究员 钱芬芳 编:许辉 我国家用冰箱里海尔系、美的系、海信系基本主导了整个市场,海尔产量最大,占比为17.98%,其次是美的,占比16.30%,海信产量占比14.21%,奥马电器产量占比10.75%
1月精装市场南京、成都智能家居需求强烈 据奥维云网(AVC)地产大数据显示:2023年1月精装修市场新开盘项目45个,精装修套数2.28万套,与去年2月份春节档期相比,规模同比下降 39.8%。其中
在美剧《权利的游戏》中,财政大臣培提尔·贝里席的生存之道是“混乱是阶梯”,他指一个人想要实现阶层跃迁就要在混乱中抓住属于自身个人的机会。当前,对于投资者而言,厨电这个行业也足够混乱,既有新旧品类替代的混乱,也有企业估值与业绩增速不匹配的混乱,还有房地产未来行情不明朗的混乱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315大促或许没有315晚会出名,但对于家居行业来说却意义非凡。如果说“618”“双十一”是电子商务平台的“质检节”,那么“315大促”则是家具行业的“定规针”。某一些程度上,家居行业
2022年的中国家电行业,无疑在艰难中前行。奥维云网(AVC)推总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家电市场(不含3C)零售额为7081亿元,同比下滑7.4%。下滑背后的推力是多样的,包括地产市场下行、消费者消费意愿下降、产业链成本上升、市场渗透率提升等因素